作者:楊俐容
一個孩子從校門走出來,見到媽媽的直覺反應就是把身上的書包、水壺全丟給媽媽,只留下飲料、零食在手上。看起來應該是中年級卻高頭大馬的孩子,悠悠哉哉的和同學邊走邊聊、吃吃喝喝。瘦弱的媽媽緊追上去,還一直問孩子:「會不會餓,還要不要吃什麼?」
「倖豬夯灶、倖子不孝」,無論古今中外都有類似的俚語存在,可見寵溺孩子會帶來不好的後果,是多數人心知肚明的道理。但這個後果要經過許多年才會逐漸浮上台面,成為明顯可見的問題。加上孩子小時候多半長得可愛,特別是欲望被滿足時所露出的笑容,帶給父母極大的成就感,所以,為人父母在「愛與寵溺」之間很容易拿捏不準。
不忍,所以寵溺父母親之所以會陷入寵溺的情境,追根究柢就在於「不忍」的心理,並且會以下面兩種方式表現出來:
1. 不規範行為。因為不忍看見孩子的需求與慾望沒辦法馬上得到滿足,即使孩子的行為已經侵犯到別人的權益、對別人構成困擾,也不加以規範。譬如任孩子在公共場合喧嘩,當孩子和別人有爭執糾紛時,只要孩子不是吃虧的一方,就放任不管等等。
2. 不要求負責。因為不忍孩子必須付出心力承擔責任,即使是孩子已經有能力做的事情,也捨不得要求他自己做。譬如幫孩子提所有的物品、只要孩子念好書就不必參與任何家務等等。
「不忍」原是為人父母必備的條件,因為不忍孩子生病難受,再辛苦也要徹夜照顧。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,無論精力或耐心恐怕都會大打折扣。然而,父母必須體認,考量別人的感受、適度約束自己的需求,是重要的人際能力之一。而適度的磨練與挫折更是生命成長必要的養分,因為許多深層的快樂都來自於延宕滿足與克服挫折的歷程。
為人父母者無不希望教養出有能力、有自信、負責任、受歡迎、謙虛快樂的孩子,但如果無法克制「不忍孩子受挫」的衝動,以至於放任或過度保護孩子,最終會導致他們對自己沒信心、對別人不尊重、成就表現低落、人際關係差等諸多父母不樂見的結果。
被別人伺候得好好的孩子沒有機會探索、發展自己的能力,長久下來會變成不敢嘗試、對自己沒有信心。以為只要喜歡就可以的孩子,往往理所當然的要別人來配合他,無法尊重別人。缺乏自律的孩子意志薄弱,無法克服內在的困難與障礙,沒有堅定執行自我要求的力量,因此難有亮眼的成就表現。而寵溺所造成的懶散、驕傲、貪得無厭等,恰好都是相當不利於人際關係的性格特質。父母尤其難以想像的是,這樣長大的孩子未必快樂。孩子一旦習慣了需求要馬上得到滿足,碰到挫折時就特別容易感到不耐與憤怒。
「被溺愛兒童症候群」是二十一世紀兒童教育界最憂心的問題。要避免因寵溺造成問題,需要父母適度的抽離,在「不忍」的感性基礎上發展「管理」的理性作為,於日常生活中落實管教的基本原則。
這個年代的孩子得到人類歷史上最豐富的資源、最大量的注意。然而,這些資源究竟是成長的助力還是阻力,就要看父母能否做到「愛,不要寵溺」了!
不寵溺的基本原則
1. 在合理範圍內,要求孩子獨立完成已經有能力做的事。譬如孩子的學用品過重時,父母可以幫孩子分擔一部分,以免孩子的脊椎受到傷害。但仍須要求孩子自行背負書包、水壺等基本用品,讓孩子清楚知道那是他自己的責任,並從獨立完成任務中享受到成就與滿足的快樂。
2. 當孩子的行為對別人構成困擾時,嚴格規範並確實執行。譬如孩子可以隨自己的意思,決定如何放置或收拾自己的日常用品。但對於家庭或學校的公用物品,就必須要求孩子嚴格遵守用畢放回原處的規範,以方便下一位使用者。
本文引自http://m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47926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